《夕陽無限好》歌詞中有一個主語與謂語不配合的語病,當中「天色已黃昏」一句主謂語搭配不當。「天色」可以是藍色的,可以是灰暗的,但不可以是「黃昏」,因為黃昏是時間。
「落狗屎」是用了甚麼修辭手法?如何處理「四式判斷」?甚麼是語病?如何應付閱讀理解?如何輕鬆考好中文?想知道,可看看本網頁或到hk.myblog.yahoo.com/chinese.reading瀏覽或ADD:http://www.facebook.com/chinese.reading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評考評局的中文
考評局作為評核學生的機構,其中文理應不俗,否則它的評核難有說服力。其實考核局的試題和發表的考生表現報告,其語文亦非甚佳,或可一談。
今年的閱讀理解試卷《自嘲》第十一題「文章中,作者引述了不少人物的說話及著作,試判斷作者對有關說話及著作的看法」,「說話」是動詞,這裡應改作「所說的話」或「話語」,同樣的錯誤也見於零七年第十二題「以朋友的說話帶出題旨」。
此外,零九年的考生表現報告第五頁說「香港中學生每年讀幾多篇文章、看幾多本書呢?」,「幾多」也是廣東語,書面語應改作「多少」。同文「例如第17題要求考生就孟子『君子遠庖廚』說法結合個人習慣作出反省」一句,「作出反省」則是典型惡性歐化的中文,可改作「例如第17題要求考生結合個人習慣反省孟子『君子遠庖廚』的說法」。
除了閱讀理解,短短幾句的作文題目也有問題,例如中學文憑試模擬試卷的作文題目「個人私隱比公眾知情權更重要,你同意嗎?談談你的看法」,「私隱」也是廣東話,應改作「穩私」。
考評局每年都批評考生的語文水平下降,其實它的中文也不見得很好。
今年的閱讀理解試卷《自嘲》第十一題「文章中,作者引述了不少人物的說話及著作,試判斷作者對有關說話及著作的看法」,「說話」是動詞,這裡應改作「所說的話」或「話語」,同樣的錯誤也見於零七年第十二題「以朋友的說話帶出題旨」。
此外,零九年的考生表現報告第五頁說「香港中學生每年讀幾多篇文章、看幾多本書呢?」,「幾多」也是廣東語,書面語應改作「多少」。同文「例如第17題要求考生就孟子『君子遠庖廚』說法結合個人習慣作出反省」一句,「作出反省」則是典型惡性歐化的中文,可改作「例如第17題要求考生結合個人習慣反省孟子『君子遠庖廚』的說法」。
除了閱讀理解,短短幾句的作文題目也有問題,例如中學文憑試模擬試卷的作文題目「個人私隱比公眾知情權更重要,你同意嗎?談談你的看法」,「私隱」也是廣東話,應改作「穩私」。
考評局每年都批評考生的語文水平下降,其實它的中文也不見得很好。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閱讀理解練習三篇(連答案)
寫了幾篇閱讀理解練習,不算太深,適合中等程度的學生,有興趣者歡迎自行下載。
初中文言文模擬試卷《河中石獸》連答案(紀昀):
http://uploading.com/files/b9m19267/%25E5%2588%259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8%25A8%2580%25E4%25BD%259C%25E5%2593%2581%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6%25B2%25B3%25E4%25B8%25AD%25E7%259F%25B3%25E7%258D%25B8%25E3%2580%258B%2528%25E7%25B4%2580%25E6%2598%2580%2529.doc/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文言作品模擬試卷《新婚別》連答案(杜甫):
http://uploading.com/files/232a6d84/%25E9%25AB%2598%25E4%25B8%25A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7%25A7%2591%25E6%2596%2587%25E8%25A8%2580%25E4%25BD%259C%25E5%2593%2581%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6%2596%25B0%25E5%25A9%259A%25E5%2588%25A5%25E3%2580%258B%2528%25E6%259D%259C%25E7%2594%25AB%2529.doc/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白話文模擬試卷《黑面琵鷺「琶」字哪去了》連答案(張大春):
http://uploading.com/files/89c536cb/%25E9%25AB%2598%25E4%25B8%25A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7%25A7%2591%25E7%2599%25BD%25E8%25A9%25B1%25E6%2596%2587%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9%25BB%2591%25E9%259D%25A2%25E7%2590%25B5%25E9%25B7%25BA%25E3%2580%258C%25E7%2590%25B6%25E3%2580%258D%25E5%25AD%2597%25E5%2593%25AA%25E5%258E%25BB%25E4%25BA%2586%25E3%2580%258B%2528%25E5%25BC%25B5%25E5%25A4%25A7%25E6%2598%25A5%2529.doc/
初中文言文模擬試卷《河中石獸》連答案(紀昀):
http://uploading.com/files/b9m19267/%25E5%2588%259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8%25A8%2580%25E4%25BD%259C%25E5%2593%2581%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6%25B2%25B3%25E4%25B8%25AD%25E7%259F%25B3%25E7%258D%25B8%25E3%2580%258B%2528%25E7%25B4%2580%25E6%2598%2580%2529.doc/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文言作品模擬試卷《新婚別》連答案(杜甫):
http://uploading.com/files/232a6d84/%25E9%25AB%2598%25E4%25B8%25A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7%25A7%2591%25E6%2596%2587%25E8%25A8%2580%25E4%25BD%259C%25E5%2593%2581%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6%2596%25B0%25E5%25A9%259A%25E5%2588%25A5%25E3%2580%258B%2528%25E6%259D%259C%25E7%2594%25AB%2529.doc/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白話文模擬試卷《黑面琵鷺「琶」字哪去了》連答案(張大春):
http://uploading.com/files/89c536cb/%25E9%25AB%2598%25E4%25B8%25A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7%25A7%2591%25E7%2599%25BD%25E8%25A9%25B1%25E6%2596%2587%25E6%25A8%25A1%25E6%2593%25AC%25E8%25A9%25A6%25E5%258D%25B7%25E3%2580%258A%25E9%25BB%2591%25E9%259D%25A2%25E7%2590%25B5%25E9%25B7%25BA%25E3%2580%258C%25E7%2590%25B6%25E3%2580%258D%25E5%25AD%2597%25E5%2593%25AA%25E5%258E%25BB%25E4%25BA%2586%25E3%2580%258B%2528%25E5%25BC%25B5%25E5%25A4%25A7%25E6%2598%25A5%2529.doc/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鬼話中文──「我不能同意你更多」
近年讀中文,我最反感的就是那種惡性歐化的中文,例如「我不能同意你更多」,這是人話嗎?這句話想說同意還是不同意?明明可以說「我十分同意你的話」,為甚麼不說?而要理解這句話,先要明白這是從英文“I cannot agree with you more”硬譯過來。今天讀中文,似乎要同樣懂英文才能夠讀得懂。
中文甚麼時候才不用做英文的附庸?
中文甚麼時候才不用做英文的附庸?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諺語(答案)
1.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謂下多大功夫,有多大成果。
2.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難買寸光陰。
光陰即是時間;謂時間寶貴,不要浪費。
3.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謂師父永遠是長輩。
4.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謂數量雖少,為害極大。
5.一人開井,萬人飲水。
借指為公眾謀福利。
6.十個梅子九個酸,十個官兒九個貪。
謂舊時官吏機乎都要貪污受賄,敲詐勒索。
7.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
一個人的成敗得失,貴賤強弱,是不能從人的外表去判斷的。
8.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
人與水相反,人總是追求進步,嚮往幸福。
9.人生何處不相逢。
謂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係。
10.人怕出名豬怕肥。
豬肥要被殺,人出了名也有不利;謂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反面,不然易有麻煩。
11.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人能相聚實屬不易,即使一面之緣,也是前生緣份,更何況同船、共枕。
12.三分天才七分學。
成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
謂下多大功夫,有多大成果。
2.一寸光陰一寸金,光陰難買寸光陰。
光陰即是時間;謂時間寶貴,不要浪費。
3.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謂師父永遠是長輩。
4.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謂數量雖少,為害極大。
5.一人開井,萬人飲水。
借指為公眾謀福利。
6.十個梅子九個酸,十個官兒九個貪。
謂舊時官吏機乎都要貪污受賄,敲詐勒索。
7.人不可貌相,水不可斗量。
一個人的成敗得失,貴賤強弱,是不能從人的外表去判斷的。
8.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
人與水相反,人總是追求進步,嚮往幸福。
9.人生何處不相逢。
謂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係。
10.人怕出名豬怕肥。
豬肥要被殺,人出了名也有不利;謂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走反面,不然易有麻煩。
11.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人能相聚實屬不易,即使一面之緣,也是前生緣份,更何況同船、共枕。
12.三分天才七分學。
成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段旨題(答案2)
春天還沒走遠,母親把一家老小的冬衣都捧了出來,擱在陽台上曬。這樣一擱又是一年,我們竟在這短短的橫街足足擱上二十多年了。每天進進出出,這舊樓的木梯子已經被鞋底磨出亮光來,那吱吱的叫聲也就變得理直氣壯了。街上許多鋪子,換了一回又一回,以前賣芽菜和豆腐的,今天成了快餐店,那專門賣米的,早換了一所小規模的超級市場。街口那祥生大押也算頑強了,守上十七、八載,總以為可以撐下去,誰料一夜之間就變了電子遊戲機中心,呼必呼必地引來一大群孩子。午後,陽光朗朗地敲進小街來,把那些絢麗繽紛的新款自行車照得耀眼,在它們蹦跳的鈴響中,孩子們好像長高得格外地快……(《彩店》胡燕青)
紅字部分描寫的對象是「街道上的店舖」,而從上文「換了一回又一回」可見,其狀況是「變換得很快」,因此這段的段旨是「寫街道上的店舖變換得很快」。
紅字部分描寫的對象是「街道上的店舖」,而從上文「換了一回又一回」可見,其狀況是「變換得很快」,因此這段的段旨是「寫街道上的店舖變換得很快」。
2010年7月24日 星期六
佳句模仿
想增加作文的文詞分數,可以模仿別人的佳句。例如:
「雨點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我們可以改寫當中的詞語,從而寫出屬於自己的句子:
雨點就像千萬( ),從空中( )下來,( )地( )在地面上。
可以怎樣改寫?有興趣不妨留言寫下自己的句子。
「雨點就像千萬個傘兵,從空中跳下來,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我們可以改寫當中的詞語,從而寫出屬於自己的句子:
雨點就像千萬( ),從空中( )下來,( )地( )在地面上。
可以怎樣改寫?有興趣不妨留言寫下自己的句子。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廣東語轉換書面語(答案)
(1)我既不會打他,亦不會罵他。
我既不會打他,也不會罵他。
(2)他一溜煙似的走到樹後躲起來。
他一溜煙似的跑到樹後躲起來。
(3)若果大家不動手,工作永遠不可能完成。
如果大家不動手,工作永遠不可能完成。
(4)今天約了小明去逛街,可是他放了飛機。
今天約了小明去逛街,可是他爽了約/失了約。
(5)我走進班房的時候,已經是八時三十分了。
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已經是八時三十分了。
(6)他是趕不上了最後一班列車,抑或是出了什麼意外?
他是趕不上了最後一班列車,還是出了什麼意外?
(7)我找了他三次也找不到他,唯有留下一張便條。
我找了他三次也找不到他,只有留下一張便條。
我既不會打他,也不會罵他。
(2)他一溜煙似的走到樹後躲起來。
他一溜煙似的跑到樹後躲起來。
(3)若果大家不動手,工作永遠不可能完成。
如果大家不動手,工作永遠不可能完成。
(4)今天約了小明去逛街,可是他放了飛機。
今天約了小明去逛街,可是他爽了約/失了約。
(5)我走進班房的時候,已經是八時三十分了。
我走進教室的時候,已經是八時三十分了。
(6)他是趕不上了最後一班列車,抑或是出了什麼意外?
他是趕不上了最後一班列車,還是出了什麼意外?
(7)我找了他三次也找不到他,唯有留下一張便條。
我找了他三次也找不到他,只有留下一張便條。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段旨題(答案1)
春天還沒走遠,母親把一家老小的冬衣都捧了出來,擱在陽台上曬。這樣一擱又是一年,我們竟在這短短的橫街足足擱上二十多年了。每天進進出出,這舊樓的木梯子已經被鞋底磨出亮光來,那吱吱的叫聲也就變得理直氣壯了。街上許多鋪子,換了一回又一回,以前賣芽菜和豆腐的,今天成了快餐店,那專門賣米的,早換了一所小規模的超級市場。街口那祥生大押也算頑強了,守上十七、八載,總以為可以撐下去,誰料一夜之間就變了電子遊戲機中心,呼必呼必地引來一大群孩子。午後,陽光朗朗地敲進小街來,把那些絢麗繽紛的新款自行車照得耀眼,在它們蹦跳的鈴響中,孩子們好像長高得格外地快……(《彩店》胡燕青)
要答段旨題,也應該留意題目。題目為彩店,描寫的當然是店子。而文章開首明顯是引入,與店子無關。而斜體字部分是這段的核心,先找出其描寫的對象,然後述說其狀況。而紅字部分的描寫對象是甚麼?其狀況如何?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要答段旨題,也應該留意題目。題目為彩店,描寫的當然是店子。而文章開首明顯是引入,與店子無關。而斜體字部分是這段的核心,先找出其描寫的對象,然後述說其狀況。而紅字部分的描寫對象是甚麼?其狀況如何?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諺語
作文多引用諺語,分數也會高一點,因此平時積累的功夫很重要。平時看書,遇到一些有用的諺語,不妨抄下方便日後重溫。以下有些語句,它們可用甚麼諺語來表達呢?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下多大功夫,有多大成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陰即是時間;謂時間寶貴,不要浪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師父永遠是長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數量雖少,為害極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指為公眾謀福利。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舊時官吏機乎都要貪污受賄,敲詐勒索。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人的成敗得失,貴賤強弱,是不能從人的外表去判斷的。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與水相反,人總是追求進步,嚮往幸福。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係。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豬肥要被殺,人出了名也有不利。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能相聚實屬不易,即使一面之緣,也是前生緣份,更何況同船、共枕。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下多大功夫,有多大成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陰即是時間;謂時間寶貴,不要浪費。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師父永遠是長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數量雖少,為害極大。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指為公眾謀福利。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舊時官吏機乎都要貪污受賄,敲詐勒索。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人的成敗得失,貴賤強弱,是不能從人的外表去判斷的。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與水相反,人總是追求進步,嚮往幸福。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謂有相逢的可能,應保持友好關係。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豬肥要被殺,人出了名也有不利。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能相聚實屬不易,即使一面之緣,也是前生緣份,更何況同船、共枕。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要靠自己後天的努力。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再談「陀飛輪」(答案)
下文第一和第二個紅字「心跳」的意思相同,第三個則不同。第一個和第二個紅字的「心跳」是指時間或生命,因為歌詞說「曾付出 幾多心跳 /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和「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 可有換到十吋金 / 還剩低 幾多心跳」,前者指要換取物質生活,自然需要付出時間,而後者則表明付出了很多時間,但不一定可以換到相等的金錢。
至於第三個紅字「心跳」則比較深一點。「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這個「心跳」當然不是指時間和生命。要回答第三個紅字「心跳」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靈魂若變賣了」這一句。人失去了靈魂,即是失去了自己的獨特的個性,因此這個「心跳」可理解為「自我」。
陀飛輪
作曲:Vincent Chow
填詞:黃偉文
編曲:Gary Tong
主唱:陳奕迅
過去十八歲 沒戴錶 不過有時間
夠我 沒有後顧 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 時日無多 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 奮鬥總不太晚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 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 幾多心跳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隻錶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鬆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那樣緊要*
勞力是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 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Repeat*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吋金
還剩低 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
連自己 亦都分析不了 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 時間卻太少
還剩低幾多心跳 還在數趕不及了
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 渺渺
至於第三個紅字「心跳」則比較深一點。「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這個「心跳」當然不是指時間和生命。要回答第三個紅字「心跳」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靈魂若變賣了」這一句。人失去了靈魂,即是失去了自己的獨特的個性,因此這個「心跳」可理解為「自我」。
陀飛輪
作曲:Vincent Chow
填詞:黃偉文
編曲:Gary Tong
主唱:陳奕迅
過去十八歲 沒戴錶 不過有時間
夠我 沒有後顧 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 時日無多 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 奮鬥總不太晚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 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 幾多心跳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隻錶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鬆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那樣緊要*
勞力是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 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Repeat*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吋金
還剩低 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
連自己 亦都分析不了 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 時間卻太少
還剩低幾多心跳 還在數趕不及了
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 渺渺
2010年7月17日 星期六
2007中化第2題文化篇章作答技巧(答案2)
這題的關鍵詞是「慎言」和「講話有文采」,而題目指出「慎言」是出自陳老師口中,因此需要看看資料中陳老師的說話重點。而陳老師詳細的解釋是孔子也說過「辭達」和「辭欲巧」,因此這也是關鍵詞。
無論是會考還是高考,不少題目都會考問內容是否矛盾。要決定是否矛盾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二者是否屬同一個範疇。而「慎言」和「講話有文采」,中國文化中「辭達」和「辭欲巧」是否屬於同一個範疇?
當然,「辭達」和「辭欲巧」並非同一個範疇,前者屬於內容的範疇,後者屬於表達方法。如果並非屬於同一個範疇,二者並不可能有所矛盾。「辭達」是指中國文化要求說話的內容不要誇張失實,欺騙別人;誠實是中國文化對說話的一大要求。而「辭欲巧」是指表達手法,要表達得有技巧,這也是中國文化對說話的一大要求。
問有沒有矛盾是常見題目,要先想想二者是否同一個範疇,然後加以解釋。
2007中化第2題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無論是會考還是高考,不少題目都會考問內容是否矛盾。要決定是否矛盾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二者是否屬同一個範疇。而「慎言」和「講話有文采」,中國文化中「辭達」和「辭欲巧」是否屬於同一個範疇?
當然,「辭達」和「辭欲巧」並非同一個範疇,前者屬於內容的範疇,後者屬於表達方法。如果並非屬於同一個範疇,二者並不可能有所矛盾。「辭達」是指中國文化要求說話的內容不要誇張失實,欺騙別人;誠實是中國文化對說話的一大要求。而「辭欲巧」是指表達手法,要表達得有技巧,這也是中國文化對說話的一大要求。
問有沒有矛盾是常見題目,要先想想二者是否同一個範疇,然後加以解釋。
2007中化第2題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從流行歌詞看歧義
造句最怕有歧義。「此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把句子斷成「此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或「此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意思完全相反。容祖兒的「痛愛」其中一句「能持續獲得糟蹋亦滿足」,把句子斷成「能持續(指這段關係),獲得糟蹋亦滿足」或「能持續獲得糟蹋,亦滿足」,意思也不相同,後者更有被虐狂的意味(其實不少流行歌詞也有被虐和自貶的味道,例如自認無賴、白痴、爛泥和犯賤)。而楊千嬅的「小城大事」中也有一句「這吻別似覆水」,把句子斷成「這吻,別似覆水」或「這吻別,似覆水」意思也不相同。究竟填詞人是哪個意思,只好自己問問他們。
痛愛
主唱:容祖兒
作曲:陳輝陽
填詞:黃偉文
仍然難禁看著你這個壞人 有什麼的吸引
殘酷至此更讓我想靠近
心知要換個別人還是有人
如同前世欠下你的吻 還怎麼敢怒憤
已習慣親朋好友問我怎會為你等
學會講只因這種狠深得我心
*喜歡你讓我下沉 喜歡你讓我哭
能持續獲得糟蹋亦滿足
喜歡你待我薄情 喜歡你為人冷酷
若是你也發現 你也喜歡虧待我
我就讓你永遠痛愛著我
(我願讓你愛上我更加多)*
小城大事
主唱:楊千嬅
作曲:雷頌德
填詞:林夕
青春彷彿因我愛你開始
但卻令我看破愛這個字
自你患上失憶 便是我扭轉命數的事
只因當失憶症發作加深
沒記住我但卻另有更新蜜運
像狐狸精般 並未允許我步近
無回憶的餘生 忘掉往日情人
卻又記住移情別愛的命運
無回憶的男人 就當偷厄與瞞騙
抱抱我不過份
吻下來 豁出去 這吻別似覆水
再來也許要天上團聚
再回頭 你不許 如曾經不登對
你何以雙眼好像流淚
痛愛
主唱:容祖兒
作曲:陳輝陽
填詞:黃偉文
仍然難禁看著你這個壞人 有什麼的吸引
殘酷至此更讓我想靠近
心知要換個別人還是有人
如同前世欠下你的吻 還怎麼敢怒憤
已習慣親朋好友問我怎會為你等
學會講只因這種狠深得我心
*喜歡你讓我下沉 喜歡你讓我哭
能持續獲得糟蹋亦滿足
喜歡你待我薄情 喜歡你為人冷酷
若是你也發現 你也喜歡虧待我
我就讓你永遠痛愛著我
(我願讓你愛上我更加多)*
小城大事
主唱:楊千嬅
作曲:雷頌德
填詞:林夕
青春彷彿因我愛你開始
但卻令我看破愛這個字
自你患上失憶 便是我扭轉命數的事
只因當失憶症發作加深
沒記住我但卻另有更新蜜運
像狐狸精般 並未允許我步近
無回憶的餘生 忘掉往日情人
卻又記住移情別愛的命運
無回憶的男人 就當偷厄與瞞騙
抱抱我不過份
吻下來 豁出去 這吻別似覆水
再來也許要天上團聚
再回頭 你不許 如曾經不登對
你何以雙眼好像流淚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段旨題
段旨題是閱讀理解常見的考題,考生需要整理、歸納才能作答,不少考生都對這類題目感到頭疼。其實這類題目並非那麼困難,因為段旨句往往就在段落之中。段旨句的位置有以下三種情況:
全文:http://hk.myblog.yahoo.com/chinese.reading/article?new=1&mid=747
全文:http://hk.myblog.yahoo.com/chinese.reading/article?new=1&mid=747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再談「陀飛輪」
2007年會考第八題問「作者說『冥王星的最後一夜並不是真正的最後一夜,(第13段),句中前一個『最後一夜』是指_______________(2分)的消失,而後一個『最後一夜』是指星體的________________(2分)。」
同是「最後一夜」,卻有兩個不同的意思,這是近年常見的題目。之前用「陀飛輪」作為例子談語帶雙關和結構,這裡姑且再用「陀飛輪」談談詞義的不同。下文第一和第二個粗體字的「心跳」的意思相同,第三個則不同。它們的意思有麼不同?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陀飛輪
作曲:Vincent Chow
填詞:黃偉文
編曲:Gary Tong
主唱:陳奕迅
過去十八歲 沒戴錶 不過有時間
夠我 沒有後顧 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 時日無多 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 奮鬥總不太晚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 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 幾多心跳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隻錶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鬆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那樣緊要*
勞力是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 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Repeat*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吋金
還剩低 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
連自己 亦都分析不了 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 時間卻太少
還剩低幾多心跳 還在數趕不及了
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 渺渺
同是「最後一夜」,卻有兩個不同的意思,這是近年常見的題目。之前用「陀飛輪」作為例子談語帶雙關和結構,這裡姑且再用「陀飛輪」談談詞義的不同。下文第一和第二個粗體字的「心跳」的意思相同,第三個則不同。它們的意思有麼不同?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陀飛輪
作曲:Vincent Chow
填詞:黃偉文
編曲:Gary Tong
主唱:陳奕迅
過去十八歲 沒戴錶 不過有時間
夠我 沒有後顧 野性貪玩
霎眼廿七歲 時日無多 方不敢偷懶
宏願縱未了 奮鬥總不太晚
然後突然今秋 望望身邊應該有已盡有
我的美酒跑車相機金錶 也講究
直到世間個個也妒忌 仍不怎麼富有
用我尚有換我沒有 其實已用盡所擁有
*曾付出 幾多心跳
來換取 一堆堆的發票
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隻錶
秒速捉得緊了 而皮膚竟偷偷鬆了
為何用到盡了 至知那樣緊要*
勞力是 無止境 活著多好 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
就算搏到 伯爵那地位和蕭邦的雋永
賣了任性 日拼夜拼 忘掉了為甚麼高興
Repeat*
記住那關於光陰的教訓
回頭走天已暗
你獻出了十吋時和分
可有換到十吋金
還剩低 幾多心跳
人面跟水晶錶面對照
連自己 亦都分析不了 得到多與少
也許真的瘋了 那個倒影多麼可笑
靈魂若變賣了 上鏈也沒心跳
銀或金都不緊要 誰造機芯一樣了
計劃了照做了得到了 時間卻太少
還剩低幾多心跳 還在數趕不及了
昂貴是這刻我覺悟了
在時計裏看破一生 渺渺
閱讀理解模擬試卷──目送
要應付閱讀理解,多做練習是不二法門。而龍應台的文章頗值得一讀,用來做閱讀理解也不俗。試卷的程度適合中四的學生做。答案歡迎電郵索取。
《目送》龍應台
1.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手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枒因為負重而沈沈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2.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裡,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3.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4.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5.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6.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7.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
8.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以下是一篇分析《目送》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選擇、解答。請考生根據指示作答:
(1) 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正確的答案;
(2) 判斷以下各項,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
本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至第三段,這一部分的段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二部分是第四至六段,段旨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三部分是第七段,段旨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四部分是第八段,段旨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本文的主旨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本文運用了(6)
A.順敘 ○
B.倒敘 ○(2分)的記敘手法。文中選擇景物的描寫富有心思,例如第一段描寫院子
C.插敘 ○
D.分敘 ○
裡豐盛的蘋果和梨子,是為了烘托出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而第七段描寫一條空蕩蕩的街和郵筒則是烘托(8)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至於本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寫母子關係是運用了(9)
A.象徵 ○
B.呼告 ○(2分)的手法。本文善用修辭手法,這個句子用了借喻(10):
C.對比 ○
D.層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目送》龍應台
1.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手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枒因為負重而沈沈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2.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裡,打量著周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3.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4.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5.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
6.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7.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隻郵筒。
8.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以下是一篇分析《目送》的文章,當中部分內容須由考生填寫、選擇、解答。請考生根據指示作答:
(1) 填充部分,在橫線上填寫正確的答案;
(2) 判斷以下各項,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0分。
本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至第三段,這一部分的段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二部分是第四至六段,段旨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三部分是第七段,段旨是(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四部分是第八段,段旨是(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本文的主旨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本文運用了(6)
A.順敘 ○
B.倒敘 ○(2分)的記敘手法。文中選擇景物的描寫富有心思,例如第一段描寫院子
C.插敘 ○
D.分敘 ○
裡豐盛的蘋果和梨子,是為了烘托出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而第七段描寫一條空蕩蕩的街和郵筒則是烘托(8)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至於本文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寫母子關係是運用了(9)
A.象徵 ○
B.呼告 ○(2分)的手法。本文善用修辭手法,這個句子用了借喻(10):
C.對比 ○
D.層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2007中化第2題文化篇章作答技巧(答案1)
2007中化第2題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這題的關鍵詞是「慎言」和「講話有文采」,而題目指出「慎言」是出自陳老師口中,因此需要看看資料中陳老師的說話重點。而陳老師詳細的解釋是孔子也說過「辭達」和「辭欲巧」,因此這也是關鍵詞。
無論是會考還是高考,不少題目都會考問內容是否矛盾。要決定是否矛盾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二者是否屬同一個範疇。而「慎言」和「講話有文采」,中國文化中「辭達」和「辭欲巧」是否屬於同一個範疇?這是題目的重心。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這題的關鍵詞是「慎言」和「講話有文采」,而題目指出「慎言」是出自陳老師口中,因此需要看看資料中陳老師的說話重點。而陳老師詳細的解釋是孔子也說過「辭達」和「辭欲巧」,因此這也是關鍵詞。
無論是會考還是高考,不少題目都會考問內容是否矛盾。要決定是否矛盾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二者是否屬同一個範疇。而「慎言」和「講話有文采」,中國文化中「辭達」和「辭欲巧」是否屬於同一個範疇?這是題目的重心。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作文的用字(答案)
以下這些詞語,可以用甚麼詞語替代?
「評論」可以轉換成「月旦」,「評論時事」可寫成「月旦時事」。
「倒霉」可以轉換成「倒楣」,長年累月倒楣可寫成「運交華蓋」。
「同學」可以轉換成「同窗」。
「難以忘記」可以轉換成「沒齒難忘」、「刻骨銘心」、「 銘記於心」。
「評論」可以轉換成「月旦」,「評論時事」可寫成「月旦時事」。
「倒霉」可以轉換成「倒楣」,長年累月倒楣可寫成「運交華蓋」。
「同學」可以轉換成「同窗」。
「難以忘記」可以轉換成「沒齒難忘」、「刻骨銘心」、「 銘記於心」。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作文的用字
作文要拿高分,用字當然重要。但是應該用一些甚麼字呢?
作文用字,要用一些程度低的同學不會用的字詞,這才能夠突出自己。
例如以下這些詞語,可以用甚麼詞語替代?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個人意見。我的意見下次再談。
評論 (動詞)
倒霉
同學
難以忘記
作文用字,要用一些程度低的同學不會用的字詞,這才能夠突出自己。
例如以下這些詞語,可以用甚麼詞語替代?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個人意見。我的意見下次再談。
評論 (動詞)
倒霉
同學
難以忘記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2007中化第2題文化篇章作答技巧
要答好文化篇章,必須學懂找出題目重心,圈出題目的關鍵詞。這道題目的關鍵詞是甚麼?應怎樣作答?知道的話,不妨留言寫下答案。答案下次再談。
2007中化第2題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2007中化第2題
二、細閱以下對話,並回答所附問題:
李同學:老師,你常引古訓告誡我們要慎言慎行,如「辭達而已矣」,「巧言令色鮮矣仁」,「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我早已耳熟能詳,我們學過的課文《我看大明湖》裏也引了不少格言:「訥於言而敏於行」,「多言多敗」,都是叫人安靜含蓄,守愚守拙,少講多做。連流行曲都唱「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明天我要參加小組,你卻鼓勵我,要在短時間裏展現「讀寫聽說」中「說」的能力,要善於表達,學會如何在人前盡量表現自己。這樣自我推銷,難免言過其實,有違中國人的傳統美德。真是令人困惑啊!
陳老師:沒錯,孔子說過「辭達而已矣」,「只要把意思說清楚就了」一類的話,但也說過「情欲信,辭欲巧」情形要屬實,言辭要精巧。他還說過「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足」,就是「完成」、「完滿」的意思。你有崇高的志向、有真本事,不講出來,誰知道?不但要講,還要講漂亮,有文采,有說服力。古時如此,來到現今社會,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就更重要了。明天面試,正是你放膽開口的時刻呢!
問題:
陳老師一向推崇慎言的傳統美德,又鼓勵學生面試時要表現自我、講話有文采。中國傳統文化對「說話」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試加評論,並舉現今生活例子支持你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再談主語(答案)
今年七月,初訪荷蘭,不為風車,也不為運河,為的是梵谷逝世百週年的回顧大展。
余光中〈莫驚醒金黃的鼾聲〉
這個句子並沒有問題。之前談及主語要統一,但其實只要分句的主語統一,主語往往可省略。 以上這個句子,主語很明顯是「我」,當中並沒有轉變,省略了更簡潔、節奏更明快。余光中先生的語文流暢,鮮有語病,他的作品值得大家一讀,我最推介他的《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余光中〈莫驚醒金黃的鼾聲〉
這個句子並沒有問題。之前談及主語要統一,但其實只要分句的主語統一,主語往往可省略。 以上這個句子,主語很明顯是「我」,當中並沒有轉變,省略了更簡潔、節奏更明快。余光中先生的語文流暢,鮮有語病,他的作品值得大家一讀,我最推介他的《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2009年中化篇章例子
2009年中化篇章第一題
1.無論體育或其他方面的競爭,規則要比道德更根本。試舉現今例子評論他的觀點。(佔此卷分數50%)
考生可以認為道德比規則更根本,因為道德可以彌補規則的不足。例如:
迪肯尼奧(意大利)拒乘人之危不射空門
2000年聖誕節前的一場英超聯賽,韋斯咸作客同愛華頓大戰,踢至八十九分鐘,兩隊打成一比一平手,眼見就快和局之際,韋斯咸竟然得到一次千載難逢的贏波機會……
韋斯咸的右路發動一次攻勢,愛華頓門將保羅謝拉特去到禁區邊解圍時意外受傷,但是韋斯咸攻勢仍然繼續,當時韋斯咸的迪肯尼奧在禁區中間接應隊友傳中,面對一大個空門本應可以輕易射入,但他選擇控住皮球暫停比賽,並立刻走去看保羅謝拉特的傷勢。其後國際足協頒頒發公平競技獎給迪肯尼奧。
科拿(英格蘭)維護足球尊嚴
一九九七年三月一場阿仙奴對利物浦的超級大戰,科拿帶著皮球殺入禁區跳起避開出迎的阿仙奴守門員施文,但球證卻判罰了十二碼。科拿起身後已即時向球證解釋,說是自己絆倒而並非給對方撲跌。
反面例子: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進球由馬勒當拿在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阿茲台克體育場進行的1986年世界盃足球賽八強決賽,阿根廷對英格蘭的比賽中用手攻入的。
比賽進行到下半時第六分鐘的時候,雙方仍然戰成0:0平。此時,馬勒當拿把球傳給了隊友巴爾多諾,後者的射門被英格蘭防守隊員希爾阻擋,由於這個球最後是由希爾碰到的,馬勒當拿並沒有處於越位的位置,他搶在英格蘭守門員施路頓將球抱住或擊出之前,用手將球擊入了球網之內。這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進球,被當值的突尼西亞籍主裁判阿里‧本‧納賽爾判為有效。
1.無論體育或其他方面的競爭,規則要比道德更根本。試舉現今例子評論他的觀點。(佔此卷分數50%)
考生可以認為道德比規則更根本,因為道德可以彌補規則的不足。例如:
迪肯尼奧(意大利)拒乘人之危不射空門
2000年聖誕節前的一場英超聯賽,韋斯咸作客同愛華頓大戰,踢至八十九分鐘,兩隊打成一比一平手,眼見就快和局之際,韋斯咸竟然得到一次千載難逢的贏波機會……
韋斯咸的右路發動一次攻勢,愛華頓門將保羅謝拉特去到禁區邊解圍時意外受傷,但是韋斯咸攻勢仍然繼續,當時韋斯咸的迪肯尼奧在禁區中間接應隊友傳中,面對一大個空門本應可以輕易射入,但他選擇控住皮球暫停比賽,並立刻走去看保羅謝拉特的傷勢。其後國際足協頒頒發公平競技獎給迪肯尼奧。
科拿(英格蘭)維護足球尊嚴
一九九七年三月一場阿仙奴對利物浦的超級大戰,科拿帶著皮球殺入禁區跳起避開出迎的阿仙奴守門員施文,但球證卻判罰了十二碼。科拿起身後已即時向球證解釋,說是自己絆倒而並非給對方撲跌。
反面例子: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進球由馬勒當拿在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城阿茲台克體育場進行的1986年世界盃足球賽八強決賽,阿根廷對英格蘭的比賽中用手攻入的。
比賽進行到下半時第六分鐘的時候,雙方仍然戰成0:0平。此時,馬勒當拿把球傳給了隊友巴爾多諾,後者的射門被英格蘭防守隊員希爾阻擋,由於這個球最後是由希爾碰到的,馬勒當拿並沒有處於越位的位置,他搶在英格蘭守門員施路頓將球抱住或擊出之前,用手將球擊入了球網之內。這個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進球,被當值的突尼西亞籍主裁判阿里‧本‧納賽爾判為有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