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限教師參閱
評分時除考慮是否針對問題外,請同時考慮答卷是否:(1)析述飽滿;(2)論證有據;(3)條理清晰;(4)行文暢順。以「九品法」整體分如下:
上
上上
25-27
上中
22-24
上下
19-21
中
中上
16-18
中中
13-15
中下
10-12
下
下上
7-9
下中
4-6
下下
1-3
考生所答觀點的素質,可以分成以下幾種程度:
程度
標準
深刻
所答準確,照顧全面,見解深刻,且能見人所未見,並能以小見大,具視野。
正確
所答內容較完整,所涉知識與概念正確,惟未算深刻、獨到。
片段
所答有理,但概念與概念之間有跳躍之處,不夠周密。
所答大抵有理,但冗贅、不夠準確,畫蛇添足,然而仍可意會、理解。
零碎
表面看不出道理,要由讀者自行補充媭多前提方能成理。
所答看似有理,但其實並不充分,可以很容易駁倒。
看不出答的理由何以能支持立場,即二者不太相關。
錯誤
所答涉及的知識或概念錯誤。
凡為文者,內容愈豐、觀點愈多、理由愈充足,文章素質愈好,考生應得的得分也就應該愈高,此理所當然。但這一點要與觀點的品質一併考慮,即所謂質量互補(或互損)的關係。考生觀點再多,但品質俱下者,則得分可以很低;反之,考生只有一二觀點,但俱深刻、獨到,則得分應該很高。另外,考生如提出多個觀點,其中只有一二較佳,餘皆片斷、零碎者,則可以先考慮較點,然後斟酌情況,考慮忽略其餘素質較差觀點,如果這些低質觀點實在太多,則可稍作扣分。
考生行文是否通順,文字表達是否明確、清晰,起與結是否完整,有否虎頭蛇尾,或者引入太長,所答之中太多不相關的內容等等,均在評分高低考慮之列。
2. 現今社會重視平等自由,但修端認為「父子倫常變作朋友關係,是壞事多於好事」。試評論他的看法。(佔本卷分數50%)
本題命意
1. 現今社會重視平等自由,流風所及,父(包括母,下同)子(包括女,下同)兩代間關的關係亦不免與傳統不同。傳統以父為子綱,家長和子女有尊卑之分。同時傳統父母重身教,重教育子女立身處世,以道義為本,父母的舉止也較莊重和權威;現代講究平等,強調子是是獨立個體,不附屬於父母,兩代關係較平等。
本題命意,即在引導考生思考兩種教育方式的價值和限制。同時,須注意分析傳統家長與現代父母的分別時,小心落入權威主義與自由主義的二元對立。
2. 現代教育子女之道,有頗濃厚心理輔導與商業管理之味道。例如講究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技巧,強調時間分配以達致優質溝通時間,要求父母與子女訂定契約以作為解決問題原則,當父母把子女當成管理或處理的對象,是否合宜,亦是考生須思考的地方。
3. 本題關鍵,在於引導考生思考父母教育子女,所為何事?傳統教育強調育才成人,現代社會強調增值成功,考生當予評論。至如何達致以上效果,傳統家長藉血緣之親,培養啟發人的仁心,作為人間生活一切道德的開端,故講求身教、莊重、感召,因此雙方地位必然是一種尊卑分明的關係。傳統文化這獨特之處,考生亦須思考。
4. 傳統社會以父子血緣天賦的愛心作為培養道德意識之端,落在現實中,一旦家長無道,便容易產生父親仗使權威逼令下一代服從,此既不符文化理想,也不符現代重自由的精神,考生亦宣對此作出思考。
2.作答要求
本題立論須包涵以下四項才算完備:
1. 對「父子倫常變作朋友關係,是壞事多於好事」一說的立場明確,可同意或不同意。
2. 能夠指出中國傳統「父子倫常」的文化價值,闡釋確切而且完整。
3. 論述須扣緊現代社會重視平等的風氣。
4. 無論支持或反駁修端的看法,必須提出論據,並說明在現今社會,保留傳統父子一倫的意義或其限制。
評論:父子倫常變作朋友關係,是壞事多於好事。
表明立場
傳統文化理念:傳統父子倫常價值或限制
現代價值:父子關係講求平等自由的價值或限制
說明父子倫常變作朋友關係的利或弊
上品
明確
深刻/準確
深刻/準確
具體且恰當
中品
明確
大致恰當
大致恰當
恰當
下品
模棱兩可/欠缺
理解錯誤/欠缺
理解錯誤/欠缺
不恰當/欠缺
5. 上品
(1) 能指出傳統父子倫常的價值,並說明以傳統方法教育子女的利弊,對傳統文化的反省深刻。
(2) 對以朋友的方式(平等自由)教育子女的利或弊理解透徹。
(3) 比較這種改變的利弊,論述飽滿,內容充實詳盡。
6. 中品
(1) 對傳統父子倫常的理解一般,雖列舉現象,未能深入背後的文化精神。
(2) 對現代以平等自由方式來教育子女的利弊理解正確。
(3) 說明這種改變的利弊,論述一般,內容尚可。
7. 下品
(1) 立場極不明晰,或前後矛盾。
(2) 只重複引文內容,欠發揮或發揮極少。
(3) 只有立場,欠論據。
(4) 對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理解錯誤。
(5) 只獨立分析以朋友關係來教育子女的利弊。完全沒有回應傳統文化。
(6) 只獨立分析以傳統倫常來教育子女的利弊。完全沒有回應現代思潮。
2.可能答案
1.
中國傳統以倫理為道德的基礎,也就是說,以人與人的關係和交往作為證明和培養人的善良稟性的根源。其中,人與人的種種關係和交往之中,以父母和子女上下兩代的關係為最重要和最基本,其他關係,當然包活朋友關係,都派生自父母子女的關係中,朋友關係不能取代父母子女關係。父母子女之間是尊卑關係,朋友是一種平等關係,二者不能混同。
孟子《滕文公篇》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兄弟)有序、朋友有信,這就是傳統所指的五倫。五倫之中,父子之間,由於有血緣的關係,或者說受生物本能的影響,父母的天然傾向,是可以為了照顧子女作出任何重大的犠牲,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孔子答魯國大夫孝的含義時說,「父母唯其疾之憂」,即父母最擔心子女生病,言下之意是子女要好好保重自己身體,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便是孝,孔子在這裡突出了父母因子女的心情,乃由血脈而來,這就是孟子說「父子有親」的內涵所在。
人的成長,由童蒙而生智慧,是一個過程,特別是一個由本能而變得能控制本能、超越本能的過程,由是才能「成人」,其中許多事情,都不是心甘情願的,不免要他人──特別是父母──指令要求,如病了要吃藥,希望玩樂而不願苦讀等。父母本於自然而關心子女,因而會盡心做這些為他人(子女)有好處,而於己毫無得著的苦差,而且,教導寓於關愛之中,父母指令子女做這事做那事,首先是本於關愛。孩童之甘心接受父母的指令教導,一則由於父母生我養我,道德與輩份都比我尊,但更由於有感於父母的關愛而不願違背父母的意願。因此,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尊卑關係,與父母對子女無私的關愛完全分不開。
這種先天而自然的、基於血緣的人際之間無私無滯的關愛,以及建基於關愛才可能的教導,一旦被抹除,抽空為純綷偶遇的陌生人之間的關係,人際之間的關愛便完全失卻了基礎,傳統之中友道所要求的同「道」的「道」便無從說起,則朋友有信,自然落空,朋友之間的關係,便只能退化為利益的交換了。當然,或有人認為,要是能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關係上交換利益,有何問題?問題是,傳統的看法是,既人際間關愛失卻了基礎,又如何能培養人超越私利而尊重他人呢?
現代社會講求人際間的平等和互相尊重,但尊卑之份卻並非與此完全矛盾。一則尊卑關係不等於長輩毫無理由要求晚輩做唯命是從,例如,過去老師寫信給學生,為了表示對學生的尊重,不特別突顯出自己長輩的身份,會與學生以兄弟相稱,稱對方為「某某棣」,然而,學生不會因此而忘記了老師依然是自己的長輩,自然不會僭越地回信稱老師為「某某兄」,仍恭敬地稱老師為「師」,我想,這就是一種在互相尊重的平等關關中仍能維持尊卑之份的很好的例子了。不過,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傳統的尊卑乃生於關愛,而不是外而來毫無基礎的強制性尊卑的限制,在這種與關愛不分的關係中,難道真有「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父母嗎?
2. 可能答案
2.
儒家傳統倫理,一般可以用三綱五倫來代表。先講五倫,即指五倫,即指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表示人際關係的五種類型。至於三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君、夫為子、臣、婦所順從。特別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尊卑關,是整個傳統倫理關係的核心。
當然,我明白傳統儒家倫理的文化精神,是希望通過父母與子女的血緣關係,無私地愛護子女,讓子女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護,由此也逐漸培養出一份對別人的關愛,這就是所謂「仁至難,而孝極易,由孝而仁,則難亦不難」的理想所在。
不過,這種文化理想,就正如梁潄溟所說,理想歸理想而現實歸現實,最後仍行之不通。這種文化設計,把人──父母──想得太理想了,以為父母愛護子女,以尊卑之分教導子女,會事事「得中」。只可惜,父母始終是人,當人取得長輩的地位,對於輩份低於自己的人,往往行使權威而不僅僅是利用權威指導別人,孔子早在春秋時候,便批評過有人「父不父,子不子」,證明確有父母是不配當父母的,可是,當這些不配當父母的父母取得社會傳賦予的權威時,那是多麼不可想像?因此,所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荒謬說法,竟可以被視為理所當然而在傳統社會中行之千年!
面對這種不完全備的文化設計,現今社會重視人際之間的平等關係,以朋友的互相尊重取代傳統的尊卑關係,便合情理得多。而且,正很多哲人說過,父母只不過是生下了子女,而不是擁有子女,父母只不過是代替上天撫養子女而已,那麼,父母豈能因自己是父母而對子女有任何權烕呢?
因此,以朋友互相尊重的關係,代替傳統過於重視尊卑的父母關係,是文化進步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