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從「一臉臭臭的」看寫作技巧(答案)

〈聽陳蕾士的琴箏〉黃國彬
他的寬袖一揮,萬籟
就醒了過來。自西湖的中央
一隻水禽飛入了濕曉,
然後向弦上的漣漪下降。
月下,銀暈在鮫人的淚中流轉,
白露在桂花上凝聚無聲,
香氣細細從睡蓮的嫩蕊
溢出,在發光的湖面變冷。

涼露輕輕地敲響了水月,
聲音隨南風穿過窗櫺
直入殿閣。一陣盪漾
過後,湖面又恢復了平靜。
他左手抑揚,右手徘徊,
輕撥天河兩岸的星輝。
然後抑按藏摧,雙手
遊隼般俯衝滑翔翻飛。

角徵紛紛奪弦而起,鏗然
躍入了霜天;後面的宮商
像一隻隻鼓翼追飛的鷂子
急擊霜風衝入空曠。
十指在急縱疾躍,如脫兔
如驚鷗,如鴻雁在大漠陡降﹔
把西風從竹林捲起,把木葉
搖落雲煙盡歛的大江。

十指在翻飛疾走,把驟雨
潑落窗格和浮萍,颯颯
如變幻的劍花在起落迴舞,
彈出一瓣又一瓣的朝霞。

雪晴,山靜,冰川無聲。
在崑崙之巔,金色的太陽
擊落紫色的水晶。紅寶石裏
珍珠如星雲在靜旋發光。

然後是五指倏地急頓……
水晶和融冰鏗然相撞間,
大雪山的銀光驀然在高空
凝定。而天河也靜止如劍。

廣漠之上,月光流過了
雲漢,寂寂的宮闕和飛檐
在月下聽仙音遠去,越過
初寒的琉璃瓦馳入九天。
「一臉臭臭的」是指人的臉色很難看,本來「一臉」是形容視覺的,例如「一臉死灰」,但這裡以嗅覺「臭臭」代之以視覺,這種兩個感官CROSS-OVER的手法就叫「通感」。而〈聽陳蕾士的琴箏〉中「香氣細細從睡蓮的嫩蕊/溢出,在發光的湖面變冷」這兩句,「香氣」是嗅覺,但配以觸覺「變冷」,這也是「通感」的手法。這首新詩大量運用了「通感」的手法,營造琴音抑揚變化的效果。正是這種高深的寫作技巧,〈聽陳蕾士的琴箏〉成了當年會考生的惡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