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評論篇章的說服力(答案)

要論證該社論欠說服力,只舉出本義含暴力意思但已為大眾所接受的詞語即可。例如「倒戈」,「戈」是兵器的一種,「倒戈」本是指軍隊臨陣叛變,幫助敵人攻擊己方。這個詞語本來有暴力的意思,但現在球員轉會後與母會作賽也用「倒戈」一詞,例如早前碧咸代表AC米蘭與母會曼聯比賽,報章皆云「碧咸倒戈」。即使在政治上,「倒戈」一詞也屢見不鮮,例如2010-02-01《明報》的〈建制派被迫棄選 爭民心留有後〉:

『對建制陣營來說,棄選的第二大風險是,5 名辭職議員在沒有強大對手下,無驚無險地重返議會,這次辭職等於是付出極小代價(失去數月薪津),換來一次大規模的政治動員,可謂本小利大,就算投票率欠佳,也可以推說是建制派刻意杯葛所致,到日後出現另一次政治爭議,例如行政長官拉攏少數泛民議員倒戈,勉強通過在社會上並無壓倒性民意支持的政改方案,他們隨時會再來一次辭職補選,讓市民對政改結果來一次「公投否定」,屆時可能民主黨也要被迫加入。總之,辭職補選「變相公投」這個潘拉盒子打開以後,令北京和建制頭痛的政治麻煩將陸續有來。』

可見詞語的意思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倒戈」已引伸出其他意思,我們總不能說「倒戈」有暴力色彩而不應用。「起義」也是同樣的道理,現在已引伸出起來抗爭的意思,因此說「起義」有暴力含義而不可取是不合理的。
引用(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